冠领律师代理上海杨浦盗窃案,助嫌疑人获不起诉决定

文章来源: 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发布时间: 2025-05-16 11:21:06
字体: 【

2023年4月至7月间,上海市杨浦区居民崔某在盒马鲜生超市内自助结账时,多次以漏扫、删除商品的方式窃取牛奶、鲜花等物品,累计价值900元。同年8月,崔某被警方抓获并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案件移送检察院后,冠领律师结合案情提出专业辩护意见,强调本案当事人犯罪情节轻微并且具有在归案后认罪认罚、全额赔偿获得超市谅解等关键情节,最终推动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

案发后,崔某意识到事态严重性,主动联系北京冠领(上海)律师事务所寻求法律帮助,律所指派律师陆梦仙担任崔某的辩护人。崔某坦言,虽然涉案金额较小,但多次盗窃可能面临刑事追责,她的内心充满担忧。律师接案后迅速介入,初步梳理案件证据后,明确告知崔某法律风险及辩护方向。崔某积极配合律师工作,提供案件细节,并委托律师全权代理。

冠领律师代理上海杨浦盗窃案,助嫌疑人获不起诉决定

律师在初步了解案情后指出,根据我国《刑法》第264条规定,盗窃罪的构成要件包括“非法占有目的”和“窃取公私财物”。司法实践中,盗窃行为是否入刑需综合考量数额、次数及情节。根据司法解释,盗窃“数额较大”的起点为1000元至3000元,本案涉案金额仅900元,尚未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但因涉及“多次盗窃”,即两年内盗窃三次以上,仍有可能构成犯罪。

不过,法律亦赋予司法机关裁量空间。《刑法》第37条明确规定,对犯罪情节轻微且社会危害性较低的,可免予刑事处罚。《刑事诉讼法》第15条进一步规定,认罪认罚可从宽处理。本案中,崔某盗窃次数虽多,但单次金额小,主观恶性较轻,且已全额赔偿并获得谅解。律师据此提出,崔某行为符合“犯罪情节轻微”的法定情形,应优先适用教育、赔偿等非刑罚化处理方式,而非机械追究刑事责任。

冠领律师代理上海杨浦盗窃案,助嫌疑人获不起诉决定

案件初期,检察机关认为崔某多次盗窃已经构成犯罪,符合提起公诉的条件。律师多次会见当事人,核实其每次盗窃的具体物品、金额及行为模式后,发现超市监控虽记录其漏扫行为,但部分视频存在画面模糊、商品数量难以精确统计的问题。随即,律师调取崔某的支付记录,结合被盗物品清单进行比对,指出部分指控可能存在重复计算或证据链瑕疵。与此同时,律师主动联系被害单位,推动崔某签署谅解书并完成赔偿,夯实从宽处理的事实基础。

在与检察机关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律师提交了一份长达十余页的法律意见书,其中援引最高法关于“轻微刑事案件非刑罚化处理”的指导案例,强调本案社会危害性显著低于普通盗窃案件。针对检方对“多次盗窃”入罪标准的坚持,律师强调,司法解释虽未明确“多次盗窃”的例外情形,但司法实践中需结合行为人动机、悔罪表现等综合判断。经过多轮书面意见交换及两次当面沟通,检察官逐步认可冠领律师的辩护观点,认为本案符合“犯罪情节轻微”要件,最终决定不予起诉。

2023年10月,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正式对崔某作出不起诉决定。这份决定既体现了对盗窃行为的违法必究,也彰显了司法对轻微犯罪的人文关怀。

判决书

判决书

撰稿人:李晓雯

审稿人:董振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