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广东省惠州市的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涉及医疗项目合作的诈骗案件。本案中,被告人刘勇因虚构医疗废料回收项目诈骗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三个月。值得关注的是,在冠领律师事务所律师的专业辩护下,法庭充分采纳了被告人具有自愿认罪、积极退赔等从轻情节,在量刑时予以充分考虑促成从轻判决。
2024年5月的惠州,夜幕下的酒馆里洋溢着轻松的氛围。刘勇与好友孙奇推杯换盏间,一个看似前景无限的商机被娓娓道来与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合作的医疗废料回收项目。刘勇不仅详细描述了项目的运作流程,还展示了所谓的“项目现场”照片。在酒精与美好愿景的双重催化作用下,孙奇先后将18.8万元转入刘勇的账户。这一刻,两个朋友的命运开始悄然改变,谁都不曾想到,这场酒桌上的承诺会成为日后法庭上争议的焦点。
随着时间推移,刘勇所谓的医疗废料回收项目始终没有实质性进展。孙奇开始察觉异常,要求查看项目进展时,刘勇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脱。当最后一丝信任被消耗殆尽,孙奇选择了报警。2024年10月,刘勇被警方刑事拘留,随后被取保候审。这起看似普通的诈骗案,因为涉及朋友关系和医疗项目,在当地引起了不小关注。案件移送至惠城区人民检察院后,2025年7月,检察院以诈骗罪对刘勇提起公诉。
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后,刘勇的家属委托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团队为其辩护。律师张弦、崔瑞尧受律所指派,担任刘勇的辩护人。两位律师在深入研究案卷材料时发现,虽然诈骗事实明确,但案件中存在多个值得关注的细节。首先,刘勇在案发后表现出积极的悔过态度,其家属主动筹措2.3万元退赔给被害人;其次,刘勇患有需要长期治疗的心脏疾病;更重要的是,他在整个司法过程中始终配合调查,如实供述案情。这些细节成为律师辩护的重要切入点。
在2025年8月的庭审中,控辩双方就案件事实和法律适用展开了激烈交锋。公诉人指出,刘勇的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且数额巨大,应依法严惩。而冠领律师则从多个角度为其进行辩护:一方面,律师通过银行流水、医疗证明等证据,向法庭展示了刘勇积极退赔、配合调查的行为;另一方面,律师强调刘勇系初犯,且患有严重疾病,长期羁押可能影响其治疗效果。律师的辩护既立足于法律条文,又充满人文关怀,使法庭能够全面了解案件的全貌。
法院经审理后,采纳了律师的部分辩护意见。判决书明确指出:“被告人归案后如实供述罪行,当庭认罪,依法从轻处罚;案发后退还部分款项,酌情从轻处罚”。最终,刘勇以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一万元。这个判决结果既维护了法律的严肃性,又体现了司法的人道主义关怀,使被告人在法律框架内获得了最大程度的权益保障。
从酒桌上的承诺到法庭上的判决,这起案件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复杂与法律的温度。冠领律师的专业辩护,不仅为当事人争取到了量刑的空间,更让我们看到:在法律的天平上,公正与温情可以并存。每一个案件的公正审理,都是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而律师的专业工作,正是确保这块基石稳固的关键力量。(文中除代理律师外,当事人均为化名)
撰稿人:霍雨菲
审核主编:段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