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弟弟张荣(化名)为了能在北京朝阳区开办诊所,向哥哥张褚(化名)借款30万元。可后来每当张褚催要借款时,张荣总是找各种理由搪塞,迟迟未还钱。冠领律师接受张褚委托后,通过提交关键证据并形成完整证据链条,最终帮助张褚取得胜诉判决。
2007年9月,张荣创业期间资金不足,张褚见状伸出援手,以现金方式出借30万元。出于手足之情,双方未签订借条,也未约定还款期限,只是张荣口头承诺按百分之五计算三年的利息。之后,张褚多次与张荣协商还款事宜,但始终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2024年8月2日,在亲戚的见证下,兄弟俩签订《付款承诺书》,确认债务共计34.5万元。然而,事后张荣仍拒绝偿还欠款。无奈之下,张褚向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求助。律所受理后,委派律师卫军杰、实习律师罗冠宇代理此案。
接案后,律师仔细梳理案情,发现核心难点是证明双方之间的借贷关系无借条;《付款承诺书》仅存照片,且张荣否认签字,其有效性存疑。
为攻克上述难点,律师重点分析了双方签订《付款承诺书》时的谈话录音并指出,该录音清晰记录了张荣承认借款、约定利息的关键对话,虽录音行为未经张荣明确同意,但取证过程无胁迫或违法情形,应当认定为合法证据。整理好材料后,律师代理张褚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纠纷”之诉。
庭审中,张荣以张褚“偷偷录制”为由,主张排除该录音证据。律师当即反驳:一方面,录音内容真实连贯,无剪辑痕迹,直接反映借贷合意;另一方面,录音和《付款承诺书》照片彼此佐证,构成完整的证据链条,符合高度盖然性的证明要求。
2025年9月,法院对冠领律师提交的录音证据和《付款承诺书》照片予以确认,判决张荣向张褚偿还借款30万元及利息。
之后,在冠领律师的专业推动下,张荣主动履行了全部欠款。提醒大家:在涉及金钱往来时,务必保留书面凭证,哪怕是亲兄弟,也要明算账。
撰稿人:许少清
审稿人:董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