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父债子偿,今有父亲出借资金,儿子转账;母亲借钱,儿子收款。福建宁德的一对父子和一对母子,因百万借款,从世交好友到对簿公堂,一场持续近13年借贷纠纷将如何收场?
“爸,这都快13年了,陈姨他们一家该还钱了!”听到儿子小李又提到讨债一事,老李感到无比头疼,最后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回应道:“要要要,你去要!”
老李念在与陈女士多年交情,实在不忍心与老友闹得太僵。这些年,他每次给对方打电话催收借款,都只是做做样子,对方一要求宽限日期,他就立刻答应并转移话题,生怕得罪了对方。小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自家生意如今正陷入困境,这200万的外债如能收回,可一解燃眉之急。与父亲商议后,小李终于说服父亲迈出关键一步,将讨债一事提上日程。
2024年5月,小李委托北京冠领(深圳)律所准备起诉追债,律师曹冲受律所指派代理本案。
冠领律师查明,在2011年至2012年期间,陈女士以资金周转和为儿子小谢筹集留学费用等理由,多次向老李借款,累计借款近200万元。期间,陈女士仅偿还一小部分款项,就再未偿还。
另外,律师还发现,在借款交付过程中,大部分款项并非由老李直接转账,而是由小李转至陈女士或小谢的银行账户内。同时,律师还查明,2012年,陈女士曾就上述借款向老李出具借条,明确载明尚欠近200万元借款本息。
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冠领律师花费大量时间仔细梳理了相关银行流水,逐一核对十多笔转账记录,深入研究每笔借款的实际交付情况。经过严谨的分析,律师认为,尽管小李有转款行为,陈女士一方也存在儿子收款的情况,但这些行为都是在双方父母的授意下完成。所以,从法律上来看,本案的债权人实际还是老李,债务人为陈女士。
找准案件关键后,律师以陈女士出具的借条为突破口,代理老李向法院提起民间借贷纠纷诉讼,要求陈女士偿还借款本息共计近200万元。
法庭上,冠领律师条理清晰地陈述案件事实,强调老李与陈女士本是多年好友,案涉借贷关系的产生是基于双方的信任。陈女士出具的借条,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债权债务关系明确且合法有效,理应受到法律保护。陈女士未按约定返还借款,已构成违约。
此外,律师指出,双方虽为口头约定利息,但利息标准并未违反法律规定。根据相关证据及法律规定,陈女士除需偿还本金外,还应支付近30万元的利息,相关借条、银行交易明细等一系列证据足以证明上述事实。尽管案涉借款已发生近13年,但老李一直积极向陈女士主张权利,只因对方一再拖延,才致使债务至今未能清偿。
2024年7月,法院经审理支持了冠领律师的全部意见,判决陈女士限期向老李偿本付息共计近200万元。由于陈女士未应诉,法院依法进行了缺席审理和判决。
在这场长达数十年的民间借贷纠纷中,案涉借款名义上的债权人和债务人,与实际转账、收款的人并不一致,涉及一对父子、一对母子。冠领律师在代理起诉前,通过细致梳理案情,精准定位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主体身份,并在法庭上充分论证双方合法的借贷关系,最终成功帮委托人如数收回借款,最终赢得诉讼。
撰稿人:骆春燕
审稿人:张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