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62岁的周明(化名)推开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的大门。他手中紧攥着皱巴巴的离婚协议草稿,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的这场长达14年的婚姻,早已在妻子陈芳(化名)的暴躁脾气与频繁冲突中千疮百孔。某次家庭聚会上,陈芳甚至抄起玻璃杯砸向周明的二姐,满地狼藉的场景至今仍让他心有余悸。
“律师,我实在撑不下去了。”周明向承办此案的吕海洋律师道出心声。冠领律师快速翻阅材料,协议草稿中的财产分割条款,以及多份派出所出警记录、医院验伤报告,清晰在脑海中勾勒出案件的复杂性这个案子不仅涉及财产分割,还需疏导当事人情绪,唯有专业与耐心并重,方能破局。
了解清楚情况后,冠领律师基于陈芳的户籍信息,在河北某地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然而,立案后,法院以陈芳长期不在河北居住为由,对管辖权提出了质疑。陈芳也随即正式提交管辖权异议申请书,要求将案件移送北京审理。
凭借处理大量民事案件积累的丰富经验,冠领律师敏锐地知道,一旦管辖权异议进入移送程序,加上后续审理流程,案件周期极有可能延长至大半年。这不仅会让周明持续承受精神折磨,更可能使财产分割等问题因时间拖延而产生变数,给案件解决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面对这一棘手僵局,冠领律师携带整理完备的案件材料,多次与承办法官沟通:“周明与陈芳的矛盾已持续多年,身心俱疲。”律师翻开证据材料,进一步分析,“婚姻家庭纠纷不同于其他案件,及时定分止争才是核心。若因程序问题拖延大半年,双方矛盾必然激化,后续调解难度将成倍增加。况且陈芳户籍未发生变动,严格参照《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法院管辖此案并不违反程序。”这番有理有据的陈述,从案件实际情况和法律依据出发,成功说服法官同意积极协调推进案件。
之后,在法院调解室,冠领律师与陈芳进行了持续三个半小时的谈判。调解伊始,陈芳便拍案而起:“我不同意离婚!这些年我付出那么多,说离就离?”她情绪激动,不断数落周明的“过错”,甚至将矛盾归咎于周明的姐姐们蓄意挑唆。冠领律师没有急于反驳,而是安静倾听,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关键信息,等待合适的沟通时机,试图寻找打开陈芳心结的突破口。
待陈芳情绪稍有缓和,吕海洋律师翻开《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相关条文,开始耐心释法:“陈女士,法律明确规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是判决离婚的重要依据。您与周先生矛盾无法调和,继续僵持对双方都无益处。”她话锋一转,“周先生希望通过和平方式解决纠纷,避免对簿公堂,这是一个难得的协商机会。现在达成调解协议,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面对陈芳对财产分割的质疑,冠领律师拿出近期相似判例作为参考,逐条分析可能的判决结果:“您名下的30万元国债,若进入诉讼程序,法院将综合双方出资时间、比例进行分割。但通过调解,周先生可作出适当让步,您可保留国债,只需适当折价补偿给他,这对您而言是更有利的方案。”随着专业解读与真诚沟通的持续推进,陈芳的态度逐渐软化,开始认真思考律师提出的方案。
最终,周明与陈芳达成调解协议:双方自愿解除婚姻关系;陈芳名下30万元国债归其所有,但需于2023年3月15日前折价补偿周明10万元;双方名下存款各归己有;家中家电等物品也明确归属。河北某地法院确认协议后,迅速出具调解书。
案件结束后,周明将一面绣着“尽心尽责,为民解忧”的锦旗送到冠领律师手中:“要不是你们,我真不知道还要煎熬多久。”这场婚姻纠纷,在冠领律师的专业代理与积极调解下,得以高效、平稳地化解,充分彰显了专业法律服务在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中的重要价值。
撰稿人:姚晓婷
审核主编:董振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