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李哲在山东淄博的一家医院度过了他的40岁生日。他两鬓已添霜白,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沧桑。坐在椅子上闭着眼睛吹灭蛋糕上的蜡烛时,他心里默默许愿希望母亲赵慧的病情能够好转,以及能早日向盛光医院要到后续赔偿。2021年,他的母亲在当地盛光医院接受诊疗后,不幸遭遇颈髓损伤,被鉴定为四肢瘫(二级伤残)、排尿功能重度障碍(五级伤残),自此陷入全面护理依赖的困境,日常起居需专人全天候照料。

2022年9月,区法院认定盛光医院在诊疗过程中存在“伤病情注意不足、告知义务未充分履行、手术方案激进、操作欠细致”等过错,判决盛光医院应对他母亲的损失承担70%的赔偿责任。收到赔偿的那一刻,李哲长日里奔波的疲惫、日夜照料母亲的焦灼,似乎都有了安放之处,他久违地睡了个安稳觉。
可这份喘息没能持续太久,颈髓损伤的康复是场持久战,康复训练、定期复查、辅助器具更换,每一项都在产生新的费用,像一张逐渐收紧的网,在2025年再次将他困住。起初,他还能咬牙向亲友周转,可随着费用越来越多,身边的人也渐渐力不从心。当他带着票据找到盛光医院协商后续赔偿时,对方却对多笔费用提出异议。
生日过后,李哲为给母亲争取应有的治疗保障,找到北京冠领(海淀区)律师事务所。景成坤律师接受律所指派,第一时间介入此案,并以“梳理证据、明确争议、精准抗辩”为核心思路推进工作。
一方面,冠领律师逐页核对赵慧的住院病历、医疗费票据、护理费合同、康复器具发票及急救车服务费凭证,区分“必要支出”与“非必要费用”。另一方面,针对医院可能提出的“部分医疗费无完整病历支撑”“康复器具费与伤情关联性不足”等争议点,冠领律师提前补充伤情诊断报告、主治医生签字的治疗方案建议等佐证材料,确保每一笔费用均能对应到颈髓损伤的后续治疗需求。

准备工作完成后,冠领律师向当地区法院提起医疗损害纠纷诉讼。庭审质证环节,盛光医院对部分费用提出抗辩:一是认为赵慧在其他医院的部分医疗费无完整病历,不应纳入赔偿范围;二是质疑护理费支付对象与合同约定不一致,否认费用合理性。
对此,冠领律师当庭逐一回应:其一,部分医疗费虽无完整病历,但支出项目均为颈髓损伤康复所需的检查、用药,与赵慧的伤残情况直接相关,且有票据原件佐证,属必要支出;其二,护理费虽存在支付对象与合同约定不一致的情况,但李哲已实际支付费用,且该支出是维持赵慧完全护理依赖状态的必需成本,合理性毋庸置疑。
2025年11月,法院采纳了冠领律师的代理意见,认定赵慧后续合理损失共计71万余元,判决盛光医院按70%责任比例,赔偿医疗费12万余元、住院伙食补助费8万余元、护理费28万余元、病历复印费471.1元、康复器具费1万余元,合计近50万元。
份判决以近50万元赔偿为赵慧的长期康复治疗解了燃眉之急,也印证了医疗损害后续维权中“专业法律支持”的关键。在此建议,若遇类似后续治疗费用纠纷,及时找专业律师明确权益、推进维权,高效保障治疗需求、减轻家庭负担。(除冠领律师外,本文人物及医院均为化名)
撰稿人:姚晓婷
审核主编:段光平
文章类型:原创B